去年加价6万抢破头,今年优惠5万没人要?广汽丰田赛那保值率75%碾压GL8,宝妈圈12万篇笔记藏着什么门道
上海那个宝妈群里,有人晒出赛那的用车账本:三年跑了8万公里,市区油耗稳定在5个多,二手车商开价比当初落地价只少3万块。群里炸锅了,一堆人问“是不是找的托儿”。
事实摆在那儿——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显示,赛那三年保值率能到75%上下,GL8大概62%,奥德赛68%。二手车商老哥说得更直白:“赛那收车价比同里程GL8高三万,根本不愁出手。”
这事儿得从头说起。
去年这时候,4S店加价6万还得排队等车,销售电话都不爱接。今年产能上来了,终端优惠直接干到5万,裸车27万能谈下来。提前入手的车主感觉被背刺,观望的人又在纠结“是不是产品力崩了”。
开了三千公里,我大概摸清楚这车的脾气了。
那套混动系统,工程师藏了点小心思
赛那这套2.5L的THS II混动,表面看平平无奇,实际挺有意思。丰田用行星齿轮组玩了个巧活——低速纯电悄咪咪走,中速发动机发电电机推,高速直接机械硬连接。听着挺绕,落地就一个效果:市区堵车能压到5个多油,满载七个人开空调跑高速也就6升出头。
那些2.0T燃油MPV,十个油起步的多了去了。
关键这套PCU每秒做上千次功率分配,发动机基本都在最舒服的转速区间干活。你说这是不是工程师的强迫症?或许是吧,但油钱确实省下来了。深圳那个车主给我算过账,年跑两万公里,比插混省一万多,还不用找充电桩。
TNGA-K平台造出来的MPV,不太像船
传统MPV被吐槽“开船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。赛那底盘刚性提升了60%,前麦弗逊后双叉臂,重心降了20毫米。电池组塞在底盘中央,配重比做到54:46。
80码过弯侧倾才2度多点,这数据接近中型SUV了。孩子在后排睡觉,过弯不会晃醒,副驾老婆也不晕车。家用MPV嘛,这比什么零百加速重要多了。
有个媒体老师试驾完说:“不需要‘驾驭’,像凯美瑞一样听话。”这话说得挺到位。
第二排那俩座椅,细节藏得深
丰田可能把航空座椅工程师拉来参与设计了。380毫米腿托展开,靠背能躺到110度,前后滑轨调节范围同级最大。185的个头翘二郎腿没啥压力。座椅骨架是航空级高强度钢,坐垫发泡密度50D,过了20万次耐久测试。
认识个跑网约车的师傅,他说乘客上车第一句常是“这车怎么这么安静”。全车5毫米夹层隔音玻璃配合主动降噪,120码巡航车内噪音才64分贝,比汉兰达那67分贝低不少。
还有个二胎爸爸,他老婆能在后排平躺午休。停车买咖啡那十分钟,老婆眯一觉醒来心情都好。这才是“移动客厅”该有的样子。
为啥不搞插混?丰田算得明白着呢
面对腾势D9那些插混MPV的冲击,赛那坚持HEV路线。丰田的逻辑很清晰:一二线城市无桩用户占比超六成,HEV免充电、无续航焦虑,电池1.9度电轻便耐用。
MPV本质是工具车,可靠省心低成本才是刚需。那些科技秀场的东西,看着炫酷,实际用起来可能是另一回事。
小红书上12万篇笔记,宝妈们在聊啥
#赛那宝妈话题下面,高频词是“带娃神器”。第二排座椅对坐,孩子吃饭不撒;后排独立空调,老人怕冷孩子怕热各调各的;静谧性好,路上睡得香。
侧滑门开口750毫米,抱娃上下车不磕碰;第三排座椅一键电动前翻;中央扶手箱带冷藏;后排小桌板承重五公斤;杯架深度12厘米防颠簸洒出。
网约车司机总结得精准:“GL8是老板坐的,赛那是老婆孩子坐的。”差别就在这些不起眼的地方。
降价这事儿,供需关系正常了而已
去年加价6万是特殊时期产能不足,今年广汽丰田产能爬坡,加上腾势D9、传祺M8混动来抢份额,价格自然回落。这不是产品力崩了,而是市场供需平衡了——消费者终于不用为品牌溢价多掏钱。
4S店销售私下聊天说得实在:“裸车27万能谈,但得搭配装包。”套路还是有的,不过总比去年那种加价提车强。
均衡这事儿,挺难的
对比下来,腾势D9插混性能强但保养贵,GL8商务范儿足但油耗高,奥德赛操控好但空间小——赛那胜在没短板。油耗5.95升,空间522升,保值率75%上下,各项指标都在线。
汽车媒体老师的评价挺中肯:“像班里那个不显眼但总考前五的学生,没有单项冠军,但综合分碾压。”
家庭用户要的不是极致性能或黑科技,而是可靠、省心、够用。丰田把每个环节做到80分,总分自然高。这或许就是护城河——不炫技,但让人挑不出毛病。
所以赛那降价是背刺还是真香?大概率是后者。少花五万块,产品力没打折,这笔账谁都会算。那些提前入手的车主,手里的车三年后还能卖个好价钱,其实也没亏到哪儿去。
炒股配资平台查询,在线股票配资平台配资之家,正规股票平台排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